更新时间:
观鸟塔建构智慧可追溯至2000多年前的古滇文明,刘家琨从滇池流域出土的干栏式建筑遗存中汲取灵感,将古人“离地而居”的生态智慧转化为现代力学语言。他联手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(集团)有限公司结构工程师张准,在只打浅层地基的基础上,通过三角形稳定体系消解传统高塔的笨重感,使塔身上部体量呈现出举重若轻的漂浮状态。
节日期间,“海棠元素”成为天津的现象级消费符号。融合建筑剪影与流沙金工艺的冰箱贴、以花瓣造型打造的立体手账本、花形茶点礼盒等文创产品频频“上新”。“仅冰箱贴日均销量就超过一千枚。”一家文创商店店主宋宝红对记者说。
文旅与科技融合创新,提升了海内外游客体验。在武汉,“樱花元宇宙光影秀”等数字化体验项目和低空赏樱特色产品,解锁赏花新体验;在利川,AI机器人走进景区表演、与游客互动,掀起“AI+旅游”新热潮;恩施大峡谷“外骨骼机器人助行”等智慧旅游项目受关注。在鄂州,不少游客乘坐滑翔伞,俯瞰漫山遍野的杜鹃花。
“值得肯定的是,目前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很关注高校文博事业,并开展了管理和资源配置工作。”段天璟介绍,目前文博领域着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,优化博物馆体系布局和文化供给机制,有些高校博物馆已经进入了国家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支持的行列,还有的高校博物馆得到了行业支持,实现直接服务社会大众。
“遗体整容师不仅需要了解解剖学知识,还要掌握修复技术、塑形技术、油彩调色与绘制等多项技能。”郑艳妮表示,在对逝者进行面部修复时,需依据人体比例计算得到大致修复内容。为了让修复的面容更真实,可借助油彩调色体现面部细纹。
据四川省政府官网介绍,四川是国家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八个区域之一,拥有中国(四川)自由贸易试验区、成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、天府新区、绵阳科技城、攀西战略性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等多个重大区域创新平台。
原517工队队长董永胜带头,将工队生活区原有帐篷进行升级改造,建成集餐饮、住宿、休闲度假、旅游观光为一体的森林生态旅游示范点。时至今日,“517小工队”累计接待游客10万余人次,实现产值100多万元,旅游季节职工月均增收3000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