界面新闻记者 |
(图侵删)
4月15日,北京银行(601169.SH)召开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,回应了净息差、零售业务、资产质量等一系列问题。
4月14日晚间北京银行发布的财报显示,截至2024年末,北京银行实现营业收入699.17亿元,同比增长4.81%;实现归母净利润258.31亿元,同比增长0.81%,总资产达到4.22万亿元,较年初增长12.61%。资产质量方面,不良贷款率1.31%,较年初下降0.01个百分点;拨备覆盖率208.75%,资产质量持续改善,风险抵补能力保持稳定。
金融市场业务可以在稳定息差中发挥更大作用
当前,净息差收窄成为银行业面临的共同挑战。
2024年北京银行净息差为1.47%,下降幅度明显低于行业平均水平。北京银行副行长(代为履行行长职责)戴炜表示,从去年二季度起,北京银行连续三个季度保持净息差为1.47%,净息差已经呈现比较稳定的态势。
戴炜称,对未来北京银行有信心。
一是有负债成本的优势。北京银行的存款成本率是1.85%,得益于精细化的管理客群,以数字化的产品服务为动力,发展了平台金融、场景金融、生态金融、并购金融、跨境金融、财富金融的六大创新金融,持续丰富了产品服务的供给,同时带动了低成本的结算性存款的稳健增长。
二是有成本费用比的优势。北京银行长期以来在费用方面控制都比较严,成本收入比始终处于行业较低水平。2024年成本收入比是29.13%。
戴炜指出,在低利率时代,公司业务、零售业务息差越来越窄。但金融市场业务作为有益补充,未来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。
戴炜表示:“在低息差的时代,资产质量就是生命线。通过这几年持续的努力,北京银行资产质量也不断向好。未来北京银行会紧紧抓住资产质量这个牛鼻子,加强风险管理。”
零售不良处于较好水平,提前还款明显减少
北京银行零售业务总监李建营谈到零售业务时表示,去年银行业整体个贷风险压力比较大,呈现上升趋势,但北京银行个人贷款不良率小幅上升,在已经披露年报的上市银行中,北京银行零售不良率还是处于一个较好水平,资产质量整体可控。
在谈到按揭贷款时,李建营指出,提前还款规模明显下降,2024年经历三次LPR下调以及存量房贷利率批量调整,存量与新发放贷款利差显著收窄,提前还款量明显减少,四季度环比下降14%。
“另外,去年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后,一系列稳房市政策出台,新增房贷业务量明显上升。四季度房贷正增长36亿,扭转连续5个季度下降的趋势。针对部分居民收入波动的情况,我行根据监管政策要求,在风险可控前提下,设计还款工具箱,通过优化调整还款计划、降低月供以及协商等方式,减轻客户暂时的还款压力,收到良好的效果。”
在消费贷业务方面,李建营称,为了应对按揭贷款需求下降和消费需求的结构性变化,三年前北京银行根据对市场的预测,加快线上消费贷款的研发培育,推出“京e贷”产品。经过三年时间的探索、优化,已进入了稳步增长的阶段,2024年增长109%,对稳定零售资产规模起到了重要作用。
城投、房地产重点领域风险进一步收敛
在回应资产质量问题时,北京银行副行长、首席风险官徐毛毛表示,该行重点在“稳、优、严、智”四个字上下功夫。
“稳”即资产质量实现“三下降三提升”。“三下降”,即不良贷款率1.31%,较年初下降0.01个百分点;逾期贷款率1.62%,较年初下降0.10个百分点;公司贷款不良生成率0.81%,较年初下降0.19个百分点。“三提升”,即全年累计处置不良资产金额、全年累计实现现金收回及已核销现金清收金额分别较上年提升4.3%、20.4%和25.4%。
“优”是调整布局,区域结构不断优化,北京地区贷款规模达到9326亿元,占比超过40%;长三角地区贷款规模突破5000亿元,贷款增量占比接近30%。
在行业布局方面,2024年贷款增速排名前三的行业包括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、制造业、租赁和商务服务业,分别达到83.43%、31.29%、18.85%。
徐毛毛表示:“针对房地产业务,在落实国家保交楼、保民生、稳预期政策要求的同时,一户一策强化风险敞口管控,重点支持财务稳健的头部房企,聚焦一二线城市刚性及改善型住房项目,严格管控商业用房开发贷款、经营性物业抵押贷款等业务。截至2024年末,北京银行房地产行业贷款规模整体保持稳定,不良贷款余额、不良贷款率较年初实现双降。”
城投平台业务方面,截至2024年末,按照央行公布的名单测算,北京银行融资平台全口径授信业务占公司业务比例整体较低,其中长三角地区占比超过60%,资产质量整体保持平稳可控。
“严”是严守底线,优化管理机制。一年来,开展各类专项排查400余次,全面梳理制定授信“三查”正负面清单。
以“智”赋能风险管控,实现客户风险信息“一键成像”;徐毛毛以“冒烟指数模型”举例,该模型可实现非普惠客户平均提前7个月风险预警,最早可提前15个月预警。
徐毛毛介绍,北京银行开发了智能合规APP, 内外部的规章制度都可掌上查、随时阅,同时也可以AI问答。“去年还建立了不良归因分析系统,每一个单位、每一个人、每一个不良产生的原因,都能够精准画像,进一步提升了数字化风控的水平。”